2018年2月7日 星期三

代表中華民族文化的工藝品「陶瓷」,究竟是何方神聖?(上篇) |五互集團小編*拉拉羅賴拔

|五互集團小編*拉拉羅賴拔

陶瓷工藝,是一種利用泥漿製成器皿等等的型狀後,待它乾燥並送進爐火中燒成一件件器皿的一種工藝

聽起來是非常的簡單,但裡頭所含的學問可是大有來頭!


為什麼呢?

因為據可考的陶瓷器出土的年份來算起的話,甚至來的比文字還要早,據今發現最早的陶器作品甚至可追溯至2萬年前,幾乎可以說和「人類」誕生的歷史差不多久了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在新石器時代時的人們使用的壺具

那麼陶瓷為何那麼有來頭呢? 


其實在萬年以前,世界各地的人類就陸陸續續知道如何燒陶了,原因就在於已知用火後的人類,學會將食物以火烤過後再進食時,因為底下的火在熄滅之後,地面呈現一種非常堅硬的狀態,進而瞭解到如何利用火烤泥土使之硬化成型的技術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瓦片、磚塊,都是現代都還能看到的燒陶產物
強度雖然不大,但是可以在特定領域發揮大功用
然而有製作陶器的文明在萬年以前就有了,只是在當時擁有文明的族群並不多。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巴比倫城,有許多陶器的製作遺跡
而在此地也有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神話故事,就是通天之塔巴別塔的故事
巴別塔又稱傲慢之塔,古代巴比倫人想與天神同齊,所以蓋了一座通達天際的塔
但此舉動觸怒了神靈,於是降下了燃燒的火石(隕石)毀滅了這個巴比倫的文明
在當時的陶器來說,只是作為工具以及器皿來使用,在欲使用的器具上,直到陶輪被發明出來的之前

陶輪即是一種圓型的底盤,使之不斷旋轉,而將欲塑形的陶土置於上方,利用旋轉慢慢塑造出型狀,而這個動作就叫做拉胚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陶輪在底下旋轉,陶土在上方以手塑形,就是製作陶器時最基本的古法
直到陶輪的出現後,才真正開啟了民用化的時代,隨著時代的演變人口的遷移,陶製的器皿也開始有了大量的需求出現。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杯碗瓢盆壺,最基本的民生用具,只要是為了生活都不可能不用到這些東西
隨著燒陶的技術不斷的拓展,器具本身不僅有實用的價值外,部份匠人們也開始追求製作的美感,漸漸地有了工藝工法的概念,來將燒陶的技術更上一層樓。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然而,在當時普遍使用的加熱工具是煤炭爐,其溫度最高只有到攝氏800度,所以陶製品普遍製作都是屬於低溫燒製的工藝。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直到「窯」的出現,能夠將燒製的溫度提高到1200度以上後,瓷器才開始誕生。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不同於爐以明火為主的燒製法,窯是以悶燒的方式來提高溫度的
在煉製溫度透過窯的方式來提高後,部份燒陶工藝所用的材料就不一定管用了,所以需要質地更好更適合高溫材料來製作,而在選用不同材料的同時,發現質地更細密的材料可以燒出以往做不到的事,瓷器也就歪打誤撞地誕生了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以前的時代土也都是從地板挖的,但是雜質也會一並在其中
然而在製陶過程中本該篩去不用的成份,卻也因此燒出了新的名堂來
瓷器擁有著比陶器更為堅固的型體,而且重量也重上許多,在出窯後的表面也相對的細緻,而且正因為陶器的密度有別的關係,斷面的吸水率相當的高,然而瓷器的表面光滑且密合,斷面吸水率極低,在當時得到全人民的喜愛。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瓷的表面光滑不親水,所以抗污能力很強,不僅是色漬,連味道都沾不上去
灰綠色的青瓷可謂在當時家喻戶曉,不僅是裝飾品還是實用品,都已經成為人們的民生重心了,不論是士族或是雅痞,高級的青瓷品都可以直接地代表一個人的身份地位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瓷器特有的質感,散發出典雅的風味,真的是非常地美
民間不斷爭相研究發展瓷器的工藝,而雖然瓷出於陶,但在瓷器已為主流的當下,陶器也漸漸地成為瓷器的替代品了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茶壺也是在華人文化中流行千年的重要角色之一,論品茶的水平華人可能是世界第一不為過
然而茶壺幾乎都只會選用陶壺,而不會用瓷壺,正是因為陶壺較瓷壺為親水
而長久用於泡茶的壺,會盡收茶葉之芬香與細小的水分子一起附著在壺壁上
即使不泡茶,光用壺盛熱水即能飄出淡淡茶香,這就是老一輩人說的「養壺
當然,陶器能玩的變化,瓷器也要玩。

來到中國宋朝的時期,瓷器的技術就已經相當成熟了,以北方的邢窯白瓷以及南方的越窯青瓷最為出名,一青一白,遙相輝映,在歷史上稱「南青北白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不止是最有名的那兩家,在當時的各地也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名窯在,像是黑釉、青白釉、彩瓷等等也都有相當的市場,而且舉世聞名的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都是在宋朝時期存在的。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到了元朝的時期更是一個大的分水嶺,除了部份的窯場繼續生產古傳窯之外,在景德鎮更是創造出了樞府卵白釉,以及全世界至今都爭相收藏的元青花釉裡紅,將藍釉及紅釉也成功的燒製了出來。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清朝時期的青花釉裡紅,就是將藍釉及紅釉混合搭配的一種作品
景德鎮逐漸成為了全國的製瓷中心「瓷都」,在明朝及清朝兩代於景德鎮產出的瓷器,其水準足以代表整個朝代的水平。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景德鎮為中國三大瓷都之首,大街小巷都看得到瓷器
景德鎮的名稱,是在宋朝之後才定義下來的,原名叫作「昌南鎮」,由於當時在這產出的青瓷白瓷非常的優良,所以以當時的帝號為名來重新設置的。


(圖片取自於google搜尋)
宋真宗,是歷史中算得上最清廉的皇帝了,在他為政的25年間,民間歌舞升平安居樂業
為誇讚這一盛世的統治有方,張擇端也畫出了「清明上河圖」來描述這個現況
就連家喻戶曉的包青天,也是同為這個時代的人物喔!
宋朝之前,中國與歐洲本就已有通商的情形,瓷器也是因此而漸漸傳到歐洲各國去的。

在當時主要的通歐手段,就是透過陸行來通商的,在當時的歐洲及中東來說並沒有任何的陶瓷技術在,在當時的歐洲與東亞主要的民生器具皆是以金屬製品為主。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傳說中的大馬士革鋼刀,其鍛造法已經失傳,因其鍛造法非常特別,刀具上會有漂亮的刀紋
而且即使完全不保養,也能保持鋒利及強軔至千年以上!
當時的中東有著相當優異的鑄鐵技術,而歐洲則是有著鍊金術的發展,已有了原子論的雛型,和中國相比是著重於不同領域的技術。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鍊金術,原意是從金屬裡面提鍊出黃金的方式,在已知原子論片毛麟角的科學家們早就知道從不含金的金屬中鍊金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當時的鍊金術來說,其實就是科學研究而已
但是當時歐洲的人們並不懂這些人的行為而感恐懼,也才有所謂的獵巫行動出現
而主要的知識及資源在當時都是由教宗那一方握著,說是宗教治國也不為過的年代

那麼在那個還沒有飛機火車的時代,整個歐亞大陸的版塊是非常巨大的,歐洲在左上方,亞洲在右下方,希臘及中東在左下方,想要橫貫整個歐亞大陸的距離超過2萬公里,照常理判斷的話,以步行來跨越這段距離就像是天方夜譚一般。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歐亞大陸橋是現代能夠橫貫歐亞大陸的鐵路,最長的那條高達13萬公里
可想在以前的時代並未有航海技術及鐵路技術之前,這些陸路都是靠商人的腳走出來的
那麼那些遠在歐洲及中東的人們,在有如此的天候天險的情況下,是如何跨越過來的呢? 而又是如何來到中國的呢?

我們就留在下一篇再和大家解說吧!


😁想知道更多資訊歡迎到粉絲團按讚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情報】2023桃園彩色海芋季4/01~4/16。完整懶人包│五互樂活誌

天氣漸暖,一年一度的 『桃園彩色海芋季』   回來啦~ 今年度以 ☛ 綺芋 ☚ 作為主題 於 4/01 (六)- 4/16 (日)於大園溪海舉辦,展期 16 天 📆 奇遇的諧音結合彩色海芋的花語代表出五種人生重要相遇 😝 主視覺設計了白色、黃色、紅色、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