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7日 星期三

代表中華民族文化的工藝品「陶瓷」,究竟是何方神聖?(下篇) |五互集團小編*拉拉羅賴拔

|五互集團小編*拉拉羅賴拔

承上回未完的陶瓷由來介紹,這回要來提及的部份就是陶瓷的流通及知名的方式,究竟是經歷了些什麼樣的轉變,才讓這份工藝流傳到世界的角落中。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精美的陶瓷餐具,不論是擺盤還是實用都是相當的風雅
當時的瓷器在中東及歐洲非常具有盛名,因為其實用性以及藝術性成為了上流社會最喜和的產物,整個國家的人都非常嚮往能夠產出這種物品的中國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中東也是穆斯林的主要活動區域,金色與陶瓷不論哪個國家都很搭襯
一位歐洲的遊者馬可波羅,於他服牢役的期間寫下了他來中國的遊記,在當時的歐洲及中東想要來到中國可是得要跨過長答7千公里的塔克拉馬干沙漠才行,所以他帶回的東方異聞錄可以說是受到盛大的歡迎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馬可波羅,威尼斯人,曾隨父親和叔叔偕同商隊一起來到中國,並將他的見聞編成一本書
在當時印刷術還並不盛行的歐洲,要發行這本馬可波羅遊記可是相當不簡單的事,這也足以證明當時歐洲人對於中國這個神秘的國家有多麼的嚮往。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甚至有以馬可波羅為主體的桌遊,而在歐洲民間戲水亦會有喊馬可波羅的典故在

「瓷器是哪來的?」

「在東方國家裡,一個叫做昌南的地方來的!」

沒錯,在當時的歐洲人對中國並沒有太多的概念,所以不清楚國名是什麼,但卻可以很清楚了解這東西是從哪來的。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雖然昌南鎮的名字是被宋真宗的帝號給改成了景德鎮
可是早在被更名之前陶瓷工藝就已經風靡整個歐亞大陸了
於是昌南昌南地叫著,久而久之人們也忘了之所以這樣稱呼的典故,音同昌南的China本是意指陶瓷製品,卻漸漸的被整個歐洲及中東的人民認為是國家的名稱了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小小的景德鎮,出產的陶瓷足以代表整個中國的形象,實在不簡單
所以大多的國名,都是以當地語言來作為直譯,而像是中國、日本、韓國這種從中原文化傳出去的屬國,則是以中國這邊的稱呼法來代替既有該國的音譯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屬國又稱附庸國,是朝貢體系中的一環,凡指帝權體系的政治型態,大國可以在軍事及政治立場上庇護周圍的小國,相對小國就需要年年進貢給大國,是一種歷史上很常見的關係

如日本Japan,則是接近中文古字中的「日本」的發音,意指日出之本(J字在歐洲語系的讀法接近英語的Y)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日本作為中國的屬國是很長久以來的事,至今文化中仍保有中文語系的書寫及文字存在
而韓國Korea,則是接近中文古字中的「高麗」的發音,原因雖不明,但常成為當代中國朝代的附屬國,像是有唐高麗國、有晉高麗國等等的稱呼。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韓國作為中國的屬國也是相當久了,但在1948年剛成立兩個月的大韓民國政府
宣布全面使用韓國文字而不再使用中國以來的漢字,看得出來對中國各種的愛恨情仇呀
陶瓷藝品也是在這些屬於國周圍的世界各國之間流通,China已經成為外國人們心中主要對中國的形象了,可以說是具有世界級的影響力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世界遺產指的是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複合遺產三大類,只要是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都會被登記為世界遺產,其意義性都值得全世界的人類來共同維護

然而能夠代表中華文化的世界級遺產,可不僅僅只有陶瓷工藝一點而已,這一樣是更讓世界為之瘋狂的工藝品---那就是絲綢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絲綢,綢緞都是指一樣的東西,主要是靠蠶絲織成,主要分成絹、綺、錦三種大類別
絲綢在古羅馬時期根本是舉國瘋狂般的物品,日後有機會再向各位提點其中的故事
絲綢可以說是華人文化的世界遺產,絲綢讓過去的人們為之瘋狂,甚至為了絲綢不惜跋山涉水、橫越沙漠都要把絲綢帶回自己的國家,這八千里路的雲和月(據大英百科全書之記載約是7千多公里)雖然早已有通商的行為,但卻是因為絲綢的運送而達到巔峰

(圖片取自電影埃及豔后)
據史實記載,當時的埃及豔后克麗歐佩特拉七世正是絲綢的愛好者
不僅皇室之間以絲綢為衣裝,連民間也跟著瘋狂
在西元紀事之前,這些歐亞間互相通商用的商路,早就已經有許多商人在路上佈足了,但是來到絲綢的時代時,更是將這些幹道給運用得更為精細了。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絲路並非只有一條,而是有非常多不同的路線,對絲路的命名來由
是歐洲及西亞為了取得絲綢而走的路,所以只要通中國的陸路都能稱絲路
當然,通過絲路運向他國的也不僅僅只有絲綢和陶瓷,更有許多的技術及工藝品的存在

視時代不同,像是印刷以及造紙這種技術,甚至力量足以顛覆一個國家,拿自國的工藝品來作為外交的政治手段也不是罕見的事。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哪裡來的駱駝客呀~ 這是來自新疆的一首民間童謠
古時候的新疆,正是歐洲及西亞行商人必經的樞紐之地
正因為在當代的絲綢以及陶瓷的先後影響下,華人文化的神秘及富足完全是歐洲及中東人的嚮往,而也因此過去的歷史為證,正式的將這些涉足的路線給規律起來,也在百年前才正式將名稱定為「絲綢之路」,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絲路」的由來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沙漠是個荒蕪之地,而且一望無際,在沙漠中迷路就像是在大海中迷航一樣
自古多少商人葬身於絲路,有的來自意外,有的來自準備不足
陶瓷的技術在華人文化之中得到相當大的發展,已臻完美的境界也不為過,即使直至今日也仍有匠人為了追探古法,以及扭舊創新的發想在,不斷地將陶瓷再推往更高的殿堂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陶瓷已經不再是以日用品為界了,現今的陶瓷工藝,已經更像是藝術了
當時歐洲的國家,對於煉造的技術較為擅長,所以對於提高煉造的溫度上早已經比華人先進了,之於陶瓷的技術來說,歐洲國家的人在玻璃工藝上的發展是比華人還要先進的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玻璃是一種透光且堅硬的材質,在西方文明上習慣在玻璃上彩繪宗教的主題
而置於穹頂或是面光處,使光投射讓彩繪更似神跡,以求和神明更為接近
玻璃和陶瓷一樣都是以礦物來當材料加工的,而不一樣的是陶是用陶土,瓷是用瓷土,玻璃是用矽土,而陶瓷適合燒製的溫度約在800~1200度左右,可是要加工玻璃則需要1600~2000度以上才行。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在玻璃藝術上的造詣,歐人也不輸給華人的陶瓷
只是玻璃通常造價昂貴,並非像陶瓷價格普遍上較低廉,每個家庭都用得起
也正因為礦物擁有歷久不衰的結構存在,所以許多早期的文獻都能從岩石或岩壁上找到。

不論是紙張還是金屬,都有其存在的壽命,時間總會腐朽一切,但是礦物卻不同,所以可以發現許多古老的遺跡幾乎都是使用石材建成的,也正因為是石材所建才有辦法千萬年而屹立不搖

(圖片取自wiki百科)
來自肖維岩洞的壁畫,據碳元素推測年份約是3萬2千年前
陶瓷和玻璃都是利用礦物作為原料來製作的工藝品,當然其保久能力也能受到絕對的考驗。

據說在人類消失於地球上之後,多數的文明產物都會在幾百年間徹底毀壞盡失原形,唯獨陶瓷和玻璃能夠長久地保存下來,幾萬年之後仍然能維持原來的形狀,這也是考古學家能在挖掘中找到古早的陶瓷器遺址的原因。

人類消失後的世界,是前幾年很熱門的一個議題
但是提到億年後就像是提到恐龍一樣,已屬天方夜譚的領域了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廣告詞,實際上能夠長久流傳的不只是鑽石,諸如寶石,陶瓷,玻璃等等都是能夠長久流傳的礦物。

然而礦物比起金屬來說並非特別珍貴的,可以說是相當常見的物質,像是矽土陶土等等都是在泥地即可發現的物質,差別在於如何將雜質去除,使之原料更精純而已。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水晶玻璃本一家,只是稱呼時制定的標準不一樣而已
含鉛量高於多少被稱為水晶,低於多少被稱為玻璃,端看各地區如何審定
鑽石也相同,雖然硬度是最高,但卻不是很罕見的東西,對於鑽石的價值來說就像是陶瓷與玻璃的價值一樣,主要的是材質的純淨、加工的費用,以及其藝術的價值

去陶作工廠可以自己動手做陶杯,去玻璃工廠可以吹一管玻璃,也可以打電話至礦場訂下一組水鑽,但是原物料本身並無太大的價值,但是經由藝術家或是工匠的專業雕塑後,再平凡無奇的原物料也能化身成高檔藝術品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玻璃和陶瓷都是一樣,一但來到藝術品的境界時,那就不是以價值來考量了
能靠價值來定價的標準就是物以稀為貴,稀土或是貴金屬本身就是因為稀少所以具有高價值,即使不加工也有它的絕對價值存在,但是像是一張紙一些顏料就能畫出來的作品,它的本體價值不值一提,但經過特定的人繪畫後帶來的藝術價值可就是難以限量了。

(圖片截自蒙娜麗莎的微笑)
莫內、米羅、梵谷、還有人人都知道的達文西,經過這些畫家出手的畫作
即使在他們過世已久的現在,世界上仍然爭相收藏著他們的畫
堪用的馬克杯與超高級的馬克杯用的料都是差不多的,但是藝術及加工的價值就會呈現不同的兩極,所以對於藝術較為鈍感的人,可能會相當不解藝術品之所以那麼高價的原由。

古代傳往歐洲與中東各國的陶瓷器具都是稱得上為藝術品的水平,自然受到歐洲與中東的高階仕紳們喜愛,而又與絲綢這種加工品不同,陶瓷是兼具技術、知識、美感於一身的作品,不但風雅實用,而且美觀又歷久不衰,自然也會被各地的皇室所青睞。
(圖片取自google搜尋)
皇室風格的餐具,一看就知道是帝制級的規格
而這類東西得知在華人世界是平民也有機會用到的,也難怪歐洲及西亞人會如此瘋狂
陶瓷在資訊爆炸的現代已經有了更多樣的發展在,但是國外的燒陶技術卻始終難以趕上華人的水平,所以精美的瓷器至今仍然是屬於上流社會的風雅,仍然是非華人莫屬的殊榮存在

經過這一次的分享,也許大家也會對自家的碗盤有了更不一樣的看法也不一定唷!


😁想知道更多資訊歡迎到粉絲團按讚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情報】2023螢火蟲季。特搜全台賞螢活動✨️│五互樂活誌

每年3、4、5月間是螢火蟲大量出沒的季節 當夜晚到來螢火蟲便點亮一盞盞微光穿梭草叢間   ​ 近年來「賞螢」也成為夜間生態旅遊的熱門活動 小編特別為大家整理全台最推賞螢地點及攻略 ​ 一起去欣賞可愛「火金姑」發出愛的光芒吧! ​     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