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4日 星期一

除夕?圍爐?守歲?過年習俗的演變不可不知!│五互樂活誌

農曆每逢年卅,可以說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一天 🧨🧨🧨

全家人聚在一起,共進晚餐,共同遊戲,一起聊天到天明 🃏🀄

可以說是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生活民俗

可是除夕是什麼意思呢?🤔圍爐不等於吃火鍋嗎?🤔

守歲玩通宵的背後含意又是什麼?🤔看這邊小編一次帶您了解 💡✨

 

1605592729-3569248912-g_n

 

🏮​ 『除夕』的由來 

(↑圖取自網路 )

「除夕」是大家口頭在說的,像是年尾,廿九眠之類的說法都是四處可見

但是「除夕」一詞的由來卻很少人知道 

至少在歷史文料中,「除夕」一詞甚至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更之前的時期

(↑圖取自網路 )

在當時的人們,作息的方式是以日出及日落為一個循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然而在造字的領域中,太陽為日,月亮為月

在日出時稱為「朝」,在日落月初時稱為「夕」,而月高人靜的時候則稱「夜」

「除」,有去除以及交替的意思

(↑圖取自網路 )

對當時候的人們來說,最後一天的太陽西下,就是過去一年都結束的時候

直到隔日大年初一的朝陽初現時,就是新的一年新的一天

所以「除夕」,就是來到最後一天的日落之時

向過去的一年告別,以及迎來新的一年的一種儀式

有著「舊歲至此而除,新歲來年另替」的意思在

 

1605592729-3569248912-g_n

 

🏮​ 『圍爐』的由來

(↑圖取自網路 )

「圍爐」源自於古人的生活習慣

會在桌下置一個火爐,在爐的四周置錢幣多枚,圍成一個圈象徵團圓  

一家人不分大小皆團聚最為吉祥

因此就算遠在他鄉,這天也要趕回家一起吃團圓飯,才是圍爐真正的本意

 

1605592729-3569248912-g_n

 

🏮​ 『守歲』的由來 

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這種除夕守歲的年俗最早見於魏晉南北朝

西晉周處的《風土志》說:

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

酒食相邀,稱為「別歲」;

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

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圖取自網路 )

也有「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的記載

在之後守歲風俗日盛

來到唐太宗的時期,唐太宗還賦詩「守歲」: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守歲也有意味著辭舊迎新,讓燈火將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預示著來年吉祥如意

所以在除夕夜保持家中燈火通明也是常見的習俗

(↑圖取自網路 )

而在古時,老年人守歲有「辭舊歲」的意思,年輕人守歲則可為家中的長輩添壽

這是華人之間很重視的風俗

人們一定要在大年三十趕回家團圓,這種年俗一直流傳至今!

 

1605592729-3569248912-g_n

 

雖然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習俗在,實在無法一一詳述 📢

相信經過這次的介紹,大家都對過年習俗的演變有了更深的認知吧 🔍

接下來就是除夕了 🧧

小編也在這邊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喔!

 

 

 喜歡這篇嗎??  
 
您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喜歡我們請繼續支持我們、訂閱我們

1605592729-3569248912-g_n

推薦好文傳送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超詳細!暑假即將來臨~2023全台夏令營總整理 | 五互樂活誌

參加 寒、暑期營隊 可是學生時代不可少的回憶 適當的休閒活動也能發展孩子多元化的興趣與專長~ 不想讓小孩變成 宅男宅女 選擇 夏令營 就對了 😜️ 而且現在的夏令營有很多不同類型可以讓孩子們選擇唷! 今年暑假即將到來,爸媽們是不是正在替孩子們的夏令營煩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