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互集團小編/O九五

『呼吸』,是每個人每天無時無刻都在做的事情 

因為我們需要藉由呼吸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空氣汙染對我們的身體影響如此之大
忽略大家不要再忽略空汙對自己健康的危害啦~~~真的很可怕





小筆記 ➤ PM2.5是什麼?

(↑圖取自環保署)
粒狀污染物只是空氣污染的一種
包括懸浮微粒、落塵、金屬微粒、黑煙、酸霧、油煙等
細懸浮微粒是粒徑小於2.5微米的粒子,可分為原生性和衍生性
原生性PM2.5代表排放後未經化學反應
來源包括海鹽飛沫、工地粉塵、交通揚塵、工廠排放
衍生性PM2.5是在光化學反應後才形成,主要為硫酸鹽、硝酸鹽、銨鹽
目前大氣中的PM2.5主要都來自人為因素,例如石化燃料、工業排放、車輛廢氣等

依照PM2.5排放當量排序前3名是六輕、中鋼、台中電廠
對全台測站PM2.5濃度影響最大前3名則為六輕、台化彰化廠、華亞汽電廠
其中單單六輕使全台灣暴露到的PM2.5濃度,就可能造成
台北人少活13.4天、高雄人少活52.5天,台中和台南人少活64天
嘉義、南投、雲林人少活100天以上全台平均折壽43.6天!!! .gif)
.gif)
.gif)
.gif)
.gif)
.gif)
國民健康署表示,當細懸浮微粒(PM2.5)指標10級時
若身體有不適,應減少體力消耗
另外如果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的成人與孩童,以及老年人
應避免體力消耗特別是避免戶外活動,具有氣喘的人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
如果真的需要出門記得戴口罩!!!
由戶外進入室內時也記得洗手洗臉,並關閉門窗以減少細懸浮微粒(PM2.5)之暴露
PM2.5(細懸浮微粒)可以穿透一般口罩直達胸腔,甚至是提高死亡率的風險
和OECD的36國相比,台灣的懸浮微粒濃度更高居第二糟 .gif)
.gif)

許多人覺得『空氣汙染』對自己所造成的危害並不是很嚴重
可能只是咳個一兩聲、覺得喉嚨或鼻子癢一下就過去了 

然而空氣汙染對人體真正的危害,在於長時間暴露所累積而成的傷害 .gif)
.gif)
而也越來越多疾病被證實,其發生風險的增加和空氣汙染脫不了關係
『空汙』可能併發的8種疾病 
1. 幼兒智力發展

(↑圖取自網路)
美國醫學會雜誌《神經病學》發表的研究顯示
空氣污染對發育中的胎兒腦部可能造成損害,甚至早至懷孕期間即開始產生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暴露於多環芳烴(PAH)的程度愈高,白質的面積會愈少
在嚴重的個案,產前暴露於高濃度PAH會導致孩子出生後腦部白質幾乎消失
2. 精神疾病

(↑圖取自網路)
瑞典于默奧大學(Umeå University)的學者招募國內逾50萬名18歲以下
曝露在空污環境中的兒童及青少年為受試者
分析其精神病歷紀錄後發現,這些孩子至少都有一次的精神科開藥紀錄
作者指出,就算空氣污染的程度只是輕微減少
仍有機會降低未成年人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
3. 高血壓

(↑圖取自網路)
刊登於《Hypertension》的評論性文章指出,高血壓的發生很可能也和空氣汙染有關係
不論暴露於空氣汙染的時間是長是短,其和高血壓的關聯皆可被發現
且關聯性之強,即便就其他可能造成高血壓的風險因子進行結果校正
仍可觀察到空氣汙染和高血壓兩者之間具有強烈的關聯性
4. 肺癌

(↑圖取自網路)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報告指出
室外空氣汙染是造成癌症的重要因素,並將其歸類在IARC的第一級致癌物中
報告亦強調,當人類暴露在空氣汙染的環境中越久,罹患肺癌的風險越大
5. 心臟疾病

(↑圖取自網路)
一項由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學者們
耗時10年的大型研究發現,家裡住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區域
可能造成居民動脈血管中的沉積物堆積,使其通往心臟的血流增快
堆積在冠狀動脈內的沉積物亦可能加速動脈粥狀硬化的疾病進程
因而促使心臟病發作,並增加其他心臟疾病發生的風險
6. 中風

(↑圖取自網路)
根據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最新研究結果
不論是來自室內亦或戶外,空氣汙染皆為致死性中風的重要風險因子
作者們表示,空氣汙染可能和全球三分之一的中風案例有關
7. 氣喘

(↑圖取自網路)
美國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的研究發現
出生時即暴露於高度空氣污染環境的孩童
出現氣喘徵狀的喘鳴聲比例比一般孩童高出64%
7歲前都暴露在高污染環境的孩童,其氣喘風險則比其他孩童高出71%
1~7歲持續暴露在汙染環境還會大大提高氣喘罹患機率
8. 失智症

(↑圖取自網路)
美國哈佛醫學院主要的教學醫院
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re)的研究指出
空氣汙染可能和失智症風險增加有關
研究中作者招募超過900位成年人作為受試者,結果發現住在靠近主要道路的居民
大腦出現萎縮的風險上升,並增加其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看完後大家是不是都覺得空汙實在是太可怕了呢 

既然我們不能改變空氣品質
只好做好保護自己的措施
5招空污自我保護措施 
1. 建議外出可戴口罩

(↑圖取自網路)
2. 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
尤其是老人和兒童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圖取自網路)
3. 由室外進入室內時,可加強個人衛生防護,例如洗手、洗臉、清潔鼻腔

(↑圖取自網路)
4. 建議適當關閉窗戶

(↑圖取自網路)
5. 生活作息規律,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圖取自網路)
兒童每分鐘要吸6~7公升空氣,相當於超過3罐家庭號鮮乳的容量
而成人每分鐘要吸7~14公升空氣,每天合計1~2萬公升,可以裝滿80個標準浴缸
劇烈運動時每分鐘更要吸超過50公升空氣!
算算你每天吸入空氣的量有多大,就能明白自己每年吸入的致癌物 .gif)
.gif)
分量真的是超級嚇人
.gif)
.gif)
.gif)
.gif)
自己的健康自己把關!不如就從現在開始吧 

推薦好文傳送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