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互集團小編/O九五
但是近期一個地質學研究就指出,傳統認為暴龍雙手是退化的論點完全錯誤,其實暴龍能成為恐龍霸主,跟這雙賣萌的小雞腿有很大的關係!
夏威夷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史丹利(Steven Stanley)就為此表示,暴龍的雙手對其生存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面對那些體型嬌小或是很接近卻攻擊不到的敵人,這個僅有一公尺長的前肢可是擊出致命一擊的關鍵。
(↑圖取自網路)
為了證實這個觀點,史丹利又提出了恐龍前肢的骨骼構造,與肩膀成對的喙突骨對於控制手臂移動有很大的幫助;再來是雙手爪子的數量,雖然兩根爪子看起來弱弱的,但與常見的三爪相比,暴龍的兩爪在物理學上的撕裂壓力多了整整50%,爪數減少也許是為了撕裂對方而引發的進化。

(↑圖取自網路)
在肱骨(肩膀到手肘那段)與其他骨頭連接處,還有特殊類似球狀的圓形關節,以保持手部的快速運動與靈活性,也就是說,暴龍的雙手雖然看起來弱不禁風,但攻擊力道、速度跟靈活性都非常驚人!
長10幾公分的利爪只要一伸出手,就像鐮刀一樣把接近的敵人通通砍傷,學者認為這恐怖的攻擊性足以證明這不是進化過程中留下的無用物(退化象徵)。
「在其他獸腳亞目(像是暴龍與迅猛龍這種蜥蜴身體的恐龍)中,具有強力的砍伐前肢是其特色,那怎麼可能暴龍不具有這樣的特性呢?」史丹利如此說著。
(↑圖取自網路)
在暴龍的進化過程中,也許強大的下顎取代了暴龍用前肢抓住獵物的能力,但並不代表前肢一點也不致命。在固定住敵人後,銳利的手臂能迅速在敵人胸膛上給予致命的連續攻擊,這是在進化過程中,為了彌補暴龍攻擊死角而特化的「短而精」凶器。
雖然不是所有學者都認同這個說法,但持有反對意見的學者也逐漸轉向支持這種說法,像是一些年輕暴龍的掠食特性與這種說法不謀而合。「年輕暴龍揮動爪子的範圍似乎更廣泛,這可能是因為上顎還未發展完全,為了彌補攻擊性而準備的,隨著年齡增長,手臂的功能性才下降。」馬里蘭大學的古生物學者托馬斯如此說著。
(↑圖取自網路)
另外,科學家前陣子發現了一個藏在琥珀石中的恐龍羽毛,雖然這不是第一次發現琥珀中藏有上古羽毛,但石頭中的羽毛如此純淨,讓科學家能輕易講出「這不可能是鳥類羽毛」,這情況還是第一次。相對於99.99%的恐龍遺體都變成了石油,這個幸運發現將有可能改變人類對於恐龍的認知,其實牠們是毛茸茸的怪獸。


(↑圖取自網路)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刑立達為此表示,當初他是在緬甸的菜市場找到這顆琥珀,人們在那裏打地鋪兜售著含有生物遺骸的琥珀,而刑教授一眼就看出來某顆非比尋常,他立刻將其買下,隨後跑到了加拿大,並請到薩斯喀徹溫博物館的教授麥可藍(Ryan McKellar)來幫他鑑定。
(↑圖取自網路)
經過X光斷層掃描以及顯微鏡的不斷確認下,他們終於認定這是隻虛骨龍目,有著鳥類外表、肉食性的恐龍,存活時間大約是9千9百萬年前的事(白堊紀)。
「這個琥珀石裏面保留了一個由八塊脊椎骨組成的尾巴,雖然羽毛已經完全變質,但我們可以透過3D列印的方式,照著顯微鏡顯示的紋路雕刻出細緻的羽毛模型。」麥可蘭教授這麼說著。
「這個琥珀石裏面保留了一個由八塊脊椎骨組成的尾巴,雖然羽毛已經完全變質,但我們可以透過3D列印的方式,照著顯微鏡顯示的紋路雕刻出細緻的羽毛模型。」麥可蘭教授這麼說著。
(↑圖取自網路)
分析數據顯示,羽毛上半部是褐色的,而羽毛的反面是淡白色。羽毛沒有發展出像鳥類都有的那種「中托柱」特徵,但像是倒鉤或是旁支柱等等這種現代鳥類特徵卻是有的,這讓專家覺得很意外。
(↑圖取自網路)
他們認為在當時,這絕對是最先進的羽毛系統。(現今許多專家仍在爭論,現代鳥是由遠古鳥演化或者是恐龍演化而成。)
(↑圖取自網路)
「琥珀石中的世界非常美,不但完整保留了當時的生態系統,還能讓我們觀察到細微精緻的一面。如果是封存在其他環境,是不可能保留這個上帝美妙的編織物 (指羽毛)。這讓我們知道如何更有效的保護這些上古化石資產。」麥可蘭教授最後這麼說。
推薦好文傳送門 

這些設計讓「等紅燈」變成你一天中最期待的事!
快來看看!讓你意想不到的「惡趣味」設計
登山人一生必爬!台灣10座最美高山
【登山客打造計畫】登山最強SOP大公開!
想知道更多資訊歡迎到粉絲團按讚唷
不錯,好好看威而柔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