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為什麼離開水也會發生溺水呢?什麼是乾性溺水?乾性溺水如何急救? | 五互集團小編/黛菈兔

五互集團小編/黛菈兔


(🔺圖取自網路)

炎炎夏日面對酷暑,戲水、游泳是民眾最喜歡的消暑活動之一,尤其是兒童最喜歡玩水;這時家長們就要注意「有水的地方」就可能發生兒童溺水事件


「游泳禁忌」的圖片搜尋結果
(🔺圖取自網路)

溺水分為濕溺乾溺
大部分的人屬於「濕溺」,就是水跑進肺部,當有人嗆水或溺水時,不要以為把他拉出水面就沒事了,是有可能會發生二次溺水,因為喉部痙攣、氣管收縮,水進不去肺部,形成「乾溺」,有可能會因此阻塞呼吸道,進而窒息死亡。



什麼是濕性溺水? 

溺水八成以上是濕溺,當淡水吸入肺部後,藉由滲透作用,很快會經由肺泡吸入血液循環中,稀釋血漿濃度、破壞肺泡表面的介面活化劑,導致肺塌陷、微血管滲漏、肺水腫、通氣不良及嚴重缺氧;若吸入鹹水,藉由滲透作用,使循環中的液體漏出至肺中;吸入污水則會導致細菌感染或肺部發炎。

濕溺急救方式 
救援性吹氣可在救離水面前進行,先清除口中異物,檢查有無頭、頸部外傷,如果在水中無法用手捏住鼻子,又無法支撐頭部,可用口對鼻吹氣取代口對口吹氣,無脈搏者應立即施行心肺復甦術。



「游泳嗆到」的圖片搜尋結果
(🔺圖取自網路)

什麼是乾性溺水?
乾性溺水通常指當人游泳時嗆到水或溺水後,因為溺水時緊張導致喉部痙攣而造成呼吸道阻塞,發生急性窒息;或因冷水刺激皮膚、咽喉部及氣管粘膜,引起反射性迷走神經抑制作用,導致心跳驟停或發生原發性休克而死亡。

「嗜睡」的圖片搜尋結果
(🔺圖取自網路)

乾性溺水癥狀有哪些?
注意是否口唇發乾、呼吸困難、連續性的咳嗽、嘔吐顏面腫脹,嗜睡、倦怠等異常的行為;倦怠就是出現乏力,比以往要嗜睡,難以喚醒,很突然的缺氧,而且可能伴隨咳嗽嗓子疼等等,接著就會出現昏迷、窒息甚至溺亡。

「心肺復蘇」的圖片搜尋結果
(🔺圖取自網路)

乾性溺水如何急救?
立即心肺腹甦!切忌控水。和普通溺水不同,乾性溺水不是控水救助,而要立刻進行心肺腹甦施救,需要先人工呼吸,打開氣道,之後胸外按壓。如果溺水者沒有了心跳則要先實施胸外按壓,並立即送醫,不要錯過挽救生命的黃金時間。

乾溺的患者是因為在水中緊張、掙扎,引起喉頭肌肉收縮或閉氣,可能因呼吸道阻塞與窒息導致死亡,但並不會吸入水,急救時不需要以腹戳或哈姆立克法從呼吸道清除水,否則可能造成二次傷害,但仍需儘早給予氧氣及恢復呼吸道暢通。

「游泳禁忌」的圖片搜尋結果
(🔺圖取自網路)

如何防範乾性溺水?
切忌突然推下水、水中起鬨打鬧、下壓同伴、偷襲同伴等,另外兒童不宜跳水。家中孩子在戲水過程要有大人陪同,如有嗆到能盡快處理,避免過多的水進入呼吸道和肺部,也讓孩子有安全感,才不至於過度緊張而。




(🔺圖取自中華民國紅十字會)

救人五招 
叫 大聲呼救
叫 通報119
伸 善用延伸物
拋 拋送漂浮物
划 利用浮具,划近救人

自救水上漂 
人在水中身體放鬆就能漂浮在水面,需受過自救水上漂教育,才能在意外落水時,選擇最適當得漂浮姿勢,維持生命等帶救援。
水母漂  
直立式漂浮  
仰漂 

不管是濕溺或是乾溺,這兩種都會造成窒息缺氧死亡,應把握黃金救援期,大人約有一分鐘,兒童約只有二十秒。

「溺水救」的圖片搜尋結果
(🔺圖取自教育部體育屬)



預防溺水10大招數

第一招
    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
第二招
    避免做出危險行為,不要跳水
第三招
    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戲水游泳格外小心
第四招
    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狀況位置
第五招
    下水前先暖身,不可穿牛仔褲下水
第六招
    不可在水中嬉鬧惡作劇
第七招
    身體疲累狀況不佳,不要下水
第八招
    不要長時間浸泡水中,避免失溫
第九招
    注意氣象報告,現場氣候不佳不要戲水
第十招
    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保持冷靜放鬆

(🔺影片取自教育部體育屬)


如果真的出現溺水現象千萬一定要保持冷靜,一旦慌張會更容易讓自己嗆水,而在去戲水前也要學會自救以及救人的技能,讓一切有可能會發生的意外風險都降到最低喔



想知道更多資訊歡迎到粉絲團案讚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情報】『2023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6/9-10/22完整攻略│五互樂活誌

一年一度全台灣最大的沙雕展又來了 🙌️ 「2023福隆沙雕國際藝術節」 於 2023/6/9 登場! 沙雕是結合雕塑、文化、繪畫、建築、體能與娛樂的藝術創作 ⛱ 適合各年齡層參與,符合綠色環保、永續使用的概念~ 今年以 「迪士尼百年慶典」 為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