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1日 星期二

教你如何預防禽流感!最易被忽略的六大類食物 | 五互集團小編/老皮貓

文/五互集團小編/老皮貓

最近小編打開新聞都看到H5N6H7N9


禽流感流感有什麼差別?


那禽流感會感染人類嗎!?

(圖取自網路)

以下整理出幾個有關禽流感的常見問題


大家千萬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呀~~~

疑問1:流感和禽流感有什麼不同?

流感,是人類的流行性感冒禽流感,則是禽類的流行性感冒。兩者主要致病的病毒不同。 當台灣民眾得到流感,通常指的是感染A型流感病毒(H1N1亞型與H3N2亞型)及B型流感病毒3類;每逢秋冬,政府宣導要施打流感疫苗,也是要預防這類疾病。 禽流感病毒則極為多種,可分成18種H型與11種N型,主要流行於鳥、雞、鴨、鵝等禽類;且依造成的疾病嚴重程度,又可分成「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及「低病原性禽流感病毒」。 近來常攻佔台灣媒體版面的H5N6或H7N9,皆屬於禽流感病毒。


疑問2:近來禽流感疫情為何看似大爆發?


其實,每年台灣都會出現禽流感疫情。例如,去年禽流感共撲殺28萬隻家禽;今年截至上週,則撲殺約12.7萬隻家禽;這些家禽多數是感染對人體較無危害的H5N2及H5N8亞型。 防檢局還指出,近兩年的疫情和2014年共撲殺540萬隻家禽的疫情相較,情況較為好轉。


疑問3:最近備受關注的H5N6特別嚴重嗎?

是,主要是因為H5N6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在台灣現蹤跡。 它具有高傳播力、高致病率和致死率,早已重創日本及韓國的禽產業。從2016年10月至今短短3個月,韓國已撲殺近3300萬隻家禽,日本則累計撲殺近140萬隻禽類。 近來,在花蓮田間路上的死亡幼鴨、宜蘭屠宰場的鴨隻,甚至從東部擴展到南部,在台南火雞場、嘉義私屠宰雞場也出現H5N6亞型病毒的蹤跡,這讓農委防檢局拉起防疫警報,進行撲殺。 雖然並不是每一種禽流感病得都會「禽傳人」,但還是必須注意防疫和自身健康狀況。(天下資料)


疑問4:人類會感染禽流感病毒嗎?有什麼症狀?


會,但不是每一種禽流感病毒都會傳染給人類。 曾對人類造成威脅的的禽流感病毒包括:1997年首次出現的H5N1流感,致死率約6成;以及2013年發現的H7N9流感,致死率則為3成;也包括這次在台灣造成禽類疫情的H5N6等。這些又通稱為「新型A型流感」。 且若人類感染H5N6,致死率將近7成。不過,防檢局指出,目前H5N6只有在中國發生禽傳人案例(自2014年至今累計16例);日本及韓國的禽鳥雖有嚴重疫情,但目前仍未有禽傳人的案例傳出。  疾管署指出,人類感染禽流感的初期症狀和一般流感相似,包括發燒、頭痛、流鼻水、咳嗽、喉嚨痛、結膜炎及肌肉痛,或可能腹瀉等。 因此,當有上述症狀報到,建議儘速就醫;否則嚴重可能導致肺炎,並可能併發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等而死亡。


疑問5:那台灣曾有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嗎? H7N9又是什麼?


有,且最近一名剛從中國廣東返台的69歲男性,正在和禽流感病毒H7N9對抗。 他在今年1月底曾因發燒、畏寒在中國就醫,回台後於2月4日確認得到H7N9,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是今年首例從境外移入的病例。 過去台灣也曾出現零星幾例H7N9的境外移入案例,包含2013年與2014年的各2例,感染者則有台商或陸客,其中一名86歲陸客最後死亡。 疾管署提醒,中國近期H7N9疫情嚴重,自去年十月至上週已有261人感染H7N9,且同期累計病例比往年高,民眾出入中國須提高警覺。

疑問6:
 這次H5N6禽流感和過去臺灣發生的禽流感疫情有何不同?

H5N6禽流感為新一波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與國內104年發生之H5N2、H5N3及H5N8禽流感疫情不同。去年臺灣禽流感主要為H5N2及H5N8亞型HPAI引起,總共37個禽場發生,撲殺約28萬2千隻家禽,另在屠宰場也檢出17個案例,疫情相對於104年爆發時和緩;今年迄2月5日止,禽場確診撲殺12場約 105,778隻,病毒仍然是H5N2及H5N8亞型HPAI,主要感染土雞,疫情狀况與去年同期相當。而這次H5N6病毒從去年10月迄今短短3個月,已在韓國造成340場家禽疫情,共撲殺近3300萬隻家禽,重創南韓養禽產業;日本也有201例野鳥檢出,10個家禽場發病,累計撲殺家禽接近140萬隻,在在顯示,該病毒的高傳染力與高致病性。臺灣位在候鳥遷徙路徑,新亞型病毒入侵的風險甚高,各家禽飼養場應持續強化禽流感各項防疫措施,全力防堵新病毒入侵及擴散。




⧫新型A型流感比較表⧫

「H」指的是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N」指的是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亞型」指基本型態相同,僅有小變異的種類。後面的數字則是依蛋白類型,如H5是血球凝集素的第五型,N6則是神經氨酸酶第六型。

(圖取自疾病管制署)


說了這麼多 


當然要來教大家如何預防禽流感!

注意以下措施讓你我都能遠離禽流感:

1.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圖取自網路)



2. 用肥皂勤洗手,不亂摸口、鼻及眼睛
(圖取自網路)
預防禽流感最有效且易行的方法就是勤洗手,特別是處理生鮮禽肉與蛋類前後,要記得使用肥皂或洗手乳洗手。


3. 不要購買或飼養來源不明或走私的禽鳥

(圖取自網路)


4. 非必要或無防護下,避免到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等

(圖取自網路)


5. 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若不慎接觸,應以肥皂澈底清潔雙手
(圖取自網路)


6. 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禽鳥肉品及蛋品等
「防檢局 屠宰衛生合格」的圖片搜尋結果(圖取自網路)
選購合格標誌產品,不購買違法屠宰的家禽或來路不明的禽類及其製品,應選購有「防檢局屠宰衛生合格」標誌的禽肉。


7. 禽肉及蛋類徹底煮熟才可食用:
(圖取自網路)
民眾烹調禽肉時,內部溫度需要達到 70℃持續30分鐘,或者達到80℃持續1分鐘,烹煮至完全熟透,食用「完全煮熟」的禽肉及蛋類,不會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危險。


8.處理蛋類時應先清洗蛋殼:

(圖取自網路)
目前市售的雞蛋可分為散裝蛋與洗選包裝盒蛋兩 種,消費者應選購蛋籃有張貼「雞蛋溯源標籤」的散裝蛋品或具CAS標章的洗選包裝盒蛋;另外,由於蛋殼可能會受到禽類糞便的污染, 因此要先清洗蛋殼後再烹煮


9.生熟食分開處理,器具要清洗乾淨:

(圖取自網路)
為了避免交叉污 染,生食與熟食要分開貯存,處理生食與熟食應使用不 同的刀具、砧板與器具,並且要充分清洗乾淨後再使 用,避免交叉污染。


10. 平時應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注意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及休息,維護身體健康
(圖取自網路)


11. 養禽業工作者於作業過程時,應穿戴個人防護設施
(圖取自網路)
例如防護衣、口罩、手套、膠鞋(或鞋套),必要時戴護目鏡或面罩,以避免透過傳染途徑直接進入人體或因不注意而間接感染(如使用沾有病毒之手碰觸眼、鼻口等),也可限制病毒擴散影響週遭環境。工作後,應做好清消工作。


12. 一旦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打噴嚏、肌肉酸痛、頭痛或極度倦怠感等類流感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
(圖取自網路)
主動告知醫師禽畜等接觸史、工作內容及旅遊史等,以利醫師診療。如醫師經臨床判斷符合病例通報定義,應依規定向衛生單位通報。


而除了最基本的熟蛋、熟雞肉以外

以下最容易被忽略的六大類食物

大家也要當心唷!!!

沒想到連沾醬甜點也有可能得禽流感呢

(圖取自UDN TV)

大家也要注意

許多女生都會用生雞蛋敷臉吃生蛋沾醬

但在禽流感高峰期還是得小心

家長們也要注意別讓小孩接近鴿子玩耍

以上都是危險行為!!


(圖取自網路)
H7N9禽流感症狀有哪些:

H7N9禽流感病發3-5天內的症狀為發燒、咳嗽、少痰,與普通感冒類似;及後發展成肺炎,如果發燒5天依然不退,在7-9天後會在24-48小時內突發呼吸困難至衰竭,伴有心臟、肝臟、腎臟的衰竭;從現有死亡案例中看出,由發病、重症至死亡過程約7至11天,過程最短可至5天。根據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訊息,感染H7N9病毒並非全部為重症。

H7N9禽流感傳染途徑為何:


此前研究顯示,H7N9病毒會在禽類中傳播,但不會使禽類出現症狀,而H5N1則會導致感染的禽類死亡,因此追蹤H7N9在禽類中的傳播要更加困難。世界衛生組織認為,H7N9病毒「不太可能」導致大流行,而目前,對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並無出現因此而被患者感染的情況。但是國家衛計委有關專家表示,
不排除H7N9病毒存在有限「人傳人」的能力

香港大學的實驗發現,病毒可以通過密切接觸有效傳播,亦能有限度透過空氣飛沫傳播。同時發現豬也會感染H7N9,但沒有傳染性。

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認為,
現階段高危人群主要是從事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業者,以及在發病前1周內接觸過禽類者。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科學家曾光在4月16日受訪時提到,現在有近四成患者沒有明確的禽類接觸史,這些人到底是怎麼感染的仍然不清楚;年齡層方面,從確診病例來看,50歲以上的病例占78%,60歲以上病例占71%,中老年人群是易感群體。



更多流感相關資訊歡迎參閱以下網站


新型A型流感介紹(民眾版專業版




想知道更多資訊歡迎到粉絲團案讚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情報】『2023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6/9-10/22完整攻略│五互樂活誌

一年一度全台灣最大的沙雕展又來了 🙌️ 「2023福隆沙雕國際藝術節」 於 2023/6/9 登場! 沙雕是結合雕塑、文化、繪畫、建築、體能與娛樂的藝術創作 ⛱ 適合各年齡層參與,符合綠色環保、永續使用的概念~ 今年以 「迪士尼百年慶典」 為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