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有點像是亞洲人的鬼月,但是亞洲人超級謹慎的在對待鬼月,一堆禁忌都無法去做,西方人卻用這個節日大歡樂了一場,不僅完全不忌諱的扮鬼嚇人,小孩子還可以忙著挨家挨戶要糖果,而且不忘說句 「 Trick or
treat」 (給糖吃,不然就搗蛋 )。

以下就由小編幫你們介紹一下萬聖節

每到萬聖節前夕,西方國家都會有大遊行或大派對,不管大人小孩都會聚集到街上一起參加活動!

(此圖取自google)
甚至還會精心布置自己的家呢!

(此圖取自google)
甚至還會精心布置自己的家呢!
看看下面這些屋子也太精心布置了吧
超像電影劇組做出來的道具

超像電影劇組做出來的道具
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和心思.....

(此圖取自google)

(此圖取自google)

(此圖取自google)

(此圖取自google)
萬聖節的由來

「萬聖節」這個字,起源自天主教教會。
每年的 11 月 1 日,是天主教慶祝諸聖的節日 All Hallows Day 或 All Saint's Day。
Halloween 這個字的意思,是從 All Hallows Eve (Hallows 指聖人 )而來,即指十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10月31日其實是"萬聖節前夕",就像聖誕節前夕的"平安夜"
其實在天主教會裡面,11月1日是諸聖節 (All
Saints Day),隔天十一月二日則為萬靈節(All Souls Day,或譯為追思亡者節),可以說是萬聖節的起源。

天主教會將一些生前具有超高德性的信徒封為聖人,以表彰那些信徒,並立為其他信徒所遵循的模範。但因為具有非凡德性的信徒其實不少,只是不為人知而已,對於那些沒沒無聞的人來說,教會未將其立為聖人,好像有點不公平,所以在諸聖節那天,紀念所有被教會冊封的聖人及應該被封為聖人卻未被封聖的信徒。
其實,早在西元前數世紀,凱爾特人便在十月三十一日的時候,慶祝一個名為「 Samhain 」的節日。因為在十月底,活人世界跟死人世界之間的界線會變得模糊,因此死人的靈魂很容易進入活人的世界,跟我們農曆七月開鬼門的傳說很像。在那一天,大家會穿著奇裝異服,在外面遊行,希望能把外面的孤魂野鬼給嚇跑。


在古時候,如果有旱災或是其它重大的災難,人們便會帶上醜陋的面具,因為他們害怕深夜還在外面遊走的惡靈,如果晚上必須出門,便會戴上面具或用動物的皮毛裝飾自己,希望惡靈認不出他們來,或被醜陋的面具嚇走。
後來敬畏鬼神的宗教意味逐漸轉薄,慢慢開始有小孩穿上鬼和精靈的衣服,出去嚇鄰居 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要大人請吃糖果的趣味習俗。


小朋友會挨家挨戶敲門並且說了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trick是惡作劇,treat則是請客的意思,意思就是「不給糖就搗亂」,那麼當然主人們在當天都會準備一大籃的糖果給這些小搗蛋鬼,在國外萬聖夜當天會有一堆小毛頭敲你的門鈴討糖果~門打開的場景都會像這樣呢

(此圖取自google)


南瓜燈應該大家都看過吧!但大家知道南瓜燈的由來嗎?
一個愛爾蘭的傳說是這樣說的:「有個人名叫 Jack的酒鬼,一天到晚喝醉酒。有一天大概又喝醉了,竟然將撒旦哄到樹上,又叫撒旦在樹上刻了一個十字架,結果撒旦被困在樹上下不來。後來Jack 就跟撒旦談條件,如果撒旦能保證他死後不會進地獄,就會把撒旦弄下來,撒旦果真答應。然而他不入地獄,卻也進不了天堂,只好在黑暗世界中不停地遊蕩。撒旦給他一個大頭菜挖空做成的燈籠,裡面放著炭火,讓他在黑暗的世界中能夠找到路。本來是用大頭菜 (turnip )做的,後來愛爾蘭人移民到美國之後,發現用南瓜來雕刻更加容易,所以大頭菜燈就變成了南瓜燈」(也太酷了吧!)
以下小編幫大家整理了一些DIY萬聖節限定甜點
大人小孩一起做,不只能一起歡樂過萬聖節還能增加親子互動 


超簡單材料,DIY自製有氣氛的萬聖節棉花糖
影片來源:

用現成的甜點自製成萬聖節小食
連小孩最愛的m&m巧克力都派上場了呢
影片來源 :
最後來分享一下外國小朋友萬聖節可愛的裝扮吧


有些小朋友會裝扮成電影人物或卡通
(此圖取自google)
(此圖取自google)

這是前陣子自殺突擊隊很紅的小丑嗎?!
(此圖取自google)

其實這是甚麼小編也不清楚耶哈哈
(此圖取自google)

其實這是甚麼小編也不清楚耶哈哈
(此圖取自google)

他的媽咪也幫他打扮的太可愛了吧
(此圖取自google)
如果喜歡文章可以到粉絲團按讚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